旧时的京城点心铺被称为“饽饽铺子”,而根据民族的差异,饽饽铺子也分为满洲饽饽铺、满汉饽饽铺、清真饽饽铺三大类。
通常来说,除去清真的点心铺,京城的饽饽铺多以“斋”字号命名,其主营项目多为大小八件点心,缸炉槽糕、套环蓼花、龙凤喜饼、核桃酥、杏仁酥、杏仁干粮、焦排叉、中果条(江米条及糖枣、芝麻球组成)等。而不同的点心铺子各有特色,例如北新桥素华斋的奶油萨其马就曾是京城一绝。
在什刹海鼓楼前,地安门曾经有三个饽饽铺:公和魁、曾庆斋、桂英斋。公和魁是清真点心铺子,做点心讲究“不时不食”专做时令点心。桂英斋因为临近故宫,为了照顾宫里差人的口味,其点心多以传统宫廷点心为主。而曾庆斋制作的缸炉则曾是什刹海地区热销的点心,当时很多家庭都专门来此购买。
小知识
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世祖定都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细点,当时,经营这种食品的统称为鞑子饽饽铺。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又传入南方糕点,卖这种南方细点的成为南果铺,清朝入关后,又带来了满洲饽饽,从此北京形成了满、蒙、汉、回四个民族,三个类型的饽饽铺,满蒙合称鞑子饽饽,汉族的大教饽饽和回族的清真饽饽。
在过去,老北京人喜欢吃糕点,老北京的旗人则喜欢把糕点称作“饽饽”。京城中有名的老字号饽饽铺必须在门外悬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牌匾,以示正规。将中式糕点称为饽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颇有缘由。据传满清时期,刽子手里有一个一刀毙命的刑罚招数,叫做“点心”,所以百姓都忌讳“点心”这两个字,满街的的糕点铺也没有写着“点心”的幌子招牌,都统一称为“饽饽铺”。
文丨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