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名为《过西压桥听友人谈北海旧游》的诗词。其诗文中提到:如今西压桥边路,添得铿然杖一枝。对于什刹海的居民而言,很多人或许对西压桥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这座曾经位于北海北门与什刹海相连接的桥要叫做“西压桥”呢?
据北京市文物工作队1963年撰写的《北海及团城勘察报告》中记载:“西压桥全长67米,为单孔石拱桥,桥券宽4.4米”,是玉河水流入皇城的一座重要桥梁。西压桥始建于明代,最初名为西北粮桥,又称为步良桥。最初西压桥桥身为木质,明中期改为石质。
在元代最初兴建大都城时,有两条水道为京城供水,其中一条是由高粱河引至什刹海积水潭港再到通惠河的民间供水与漕运系统。另一条则是专门引入金水河、太液池的宫廷御用供水水道。当时,这两套供水体系互相独立,什刹海的漕运水系与太液池的御用水道互相并不相连。
元明时期,随着北京地区人口的增加,过度开垦造成的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了京城水系的枯竭。元朝末年,北京城内的两条独立供水系统也逐渐难以独自维持水源的充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统治者为了解决皇宫内水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被迫在太液池与什刹海之间打通水道,将昔日漕运的供水引入太液池中以保障皇宫的供水。西压桥也就是西北粮桥,正是在此时建立在打通的水道之上的。
明代北京城改建时,由于积水潭的面积已经大大缩减,加之紫禁城皇城的扩建。故而将皇城的北墙和东墙向外展扩,北墙壁的其中一部分便压在了西北粮桥之上。当时的北京城北有东北粮桥和西北粮桥两座,皇城扩建是城墙只压到了西北粮桥上而没有压到东北粮桥,故百姓将其称之为“西压桥”、“东不压桥”。
乾隆时期的地图显示,北京城皇城北墙和北海的北端,还可以见到西压桥的图标。民国时期为了改造北平城的交通,国民政府决定拆除皇城的旧城墙,西压桥才终于重见天日。在新中国50年代是,由于什刹海地区河道淤塞严重,在改造什刹海时将西压桥拆除,把水道改为了暗河。自此西压桥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20世纪90年代平安大街修建时,挖掘出了西压桥的桥墩,也算是这座桥在几十年后为后人留下的一个回忆吧。
乾隆时期的地图显示,北京城皇城北墙和北海的北端,还可以见到西压桥的图标。民国时期为了改造北平城的交通,国民政府决定拆除皇城的旧城墙,西压桥才终于重见天日。在新中国50年代是,由于什刹海地区河道淤塞严重,在改造什刹海时将西压桥拆除,把水道改为了暗河。自此西压桥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20世纪90年代平安大街修建时,挖掘出了西压桥的桥墩,也算是这座桥在几十年后为后人留下的一个回忆吧。
桥梁上的水兽:曾为防洪刻度
据史料记载,昔日西压桥桥南北券顶各雕有双角披倒毛水兽,兽下的拱券上雕有精美莲花图案。其中北券拱的镇水兽雕刻的年代、精细程度要远高于南侧水兽,据鉴定应为最初建桥时所置,南侧的水兽经专家鉴定其材质年代应为清代,很可能是清朝时期修复西压桥时补做而为。目前水兽雕塑保存在位于五塔寺的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老北京城河流桥梁众多,关于水兽的民俗传说也留有不少。其中最多的莫过于:“镇水兽没了,此地就要发洪水。”除去传说中迷信的部分以外,这个传说的本身可能也暗示了古代工匠修筑这些镇水兽最初的作用:作为河流水位的警戒标尺。
万宁桥
古代中国防洪防汛一直是各地方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能够让人们在日常中更加直观地判断河流水位是否有洪灾的风险,古代的工匠们想到了在桥梁上雕刻水兽来作为洪水预警的参照刻度。一旦河水满到水兽的位置,便说明水位已有洪涝之险,要立刻进行防洪防汛的措施。这个说法在民间口耳相传,久而久之,变成了“镇水兽一没,就要发洪水”的传说。
京城也曾漕运繁盛
古代北京地区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潞河(辽代称白河)、潮白河、拒马河和泃河等。自元代以来,水监郭守敬主持兴修元大都的各项水利工程,并开凿大运河巧妙地将京城各大水系的水资源调动起来,将西山的泉水引入积水潭并将其建立成为了大运河的北起点。一时间,水资源并不算特别充足的大都城变成了一座依托河流漕运繁盛的大都市。
明朝时,随着北京城扩建和人口的增加,大量无序开垦的农田、村庄致使北京城周边的山体水土流失加剧。京城上游河道的受淤塞影响严重,致使明代时期京城的供水系统日渐干涸。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统治者为了解决皇宫内水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只能在太液池与什刹海之间打通水道,将昔日积水潭码头的漕运河水引入太液池中以保障皇宫的供水。
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北京皇城内的供水,但是京城水系日渐干涸的状况依然存在。明代北京城改建时,积水潭的面积已经大大缩小,并且已经无法维持与大运河联系的水道。昔日繁华的大运河北起点,也被迫自积水潭码头移至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