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来到的这个院落是什刹海后海北沿43号,在清朝末年时是摄政王府养马的地方。可以叫马号,也可以叫马厩、马场。
摄政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种权力现象,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王位继承制,当时君主年幼不能亲政,就要由他最亲近的人代行权力,这便是摄政。早在三千多年前,西周第三代国王周成王继位时,就因为年纪尚小,由叔父周公旦代行国政7年,历史上留下了“周公辅成王”的故事。清朝宣统皇帝继位时,年仅3岁,不要说处理什么朝政,就连大臣们跪了一地,向他磕头行礼都吓的哇哇大哭。于是,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便成为了摄政王。
清朝的王爷们都养有成群的马匹,这一方面是出于驾辕拉车,交通出行的使用,再者是准备应对战争、狩猎等方面的需要。满族本是一个善于骑射的民族,不仅以骑射为生活来源,还造就了一支骠悍的八旗兵,打败明朝,夺了江山。乾隆皇帝曾担心八旗子第,贪图安逸生活,忘记“骑射”之本,要求“操练技勇,时时练习骑射”。这些王爷们为保持骁勇状态,定期举行射猎,好马就要派上用场。
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都要在后海德胜桥下举行盛大的洗马活动,什刹海这一带清朝王公们豢养的马匹都会赶到德胜桥下的后海中来洗浴,霎时间百马戏水,昂首嘶鸣,四蹄凌波,浪花四溅,场面很是好看。
成群的马匹无论是嘶鸣的噪音,还是粪便的气味,都使马号要离开王府一段距离,这个马号就在王府东侧100多米远的地方。它坐北朝南,有东、西两个大院,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院内还保存当年养马的石槽。
1928年,一位叫杜文昌的人租了这个马号,用作他所创办的一所聋哑学校的校址。在学校内还有工厂,教聋哑学生学习生产技术。杜文昌校长在马号正门的照壁上,写了“做有用人”四个红色大字,这四个字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每一个聋哑学生心里的座右铭。
1951年,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变私立为公立,并且改名为北京市第二聋哑学校。至今,已有20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其中有的成长为画家、编辑、技术能手、劳动模范。